宜昌市群眾藝術館,正科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責:組織開展各類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組織開展群眾文藝創作、文藝骨干培訓和群眾文化藝術研究工作;承擔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遺產的搜集、整理、研究和開發工作,依法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承擔主管部門交辦的有關公共文化建設方面的輔助性和服務性工作。
市群藝館為國家一級館,成立于1949年10月,2008年6月增掛“宜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牌子。新館建成于2013年9月,建筑面積7166.42平方米。館內設施有舞蹈排練室、合唱教室、多功能教室、書畫教室、琴房、錄音棚、畫室、小劇場、書畫展廳、非遺展廳、非遺傳承室等活動場所,常年開展藝術培訓、展覽展示等文化活動。
近年來,市群藝館主動服務宜昌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新發展工作,堅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不斷提升文化館服務的標準化、均等化水平,努力解決群眾文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著力滿足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上級主管部門正確領導下,克服重重困難,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群文、非遺工作在全國有影響:2015年被評為“全國十佳文化館”,連續兩次被文旅部、人社部等部門表彰為“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先后被授予“全國特色廣場文化活動先進單位”“全國文化進社區活動先進單位”“宜昌市創全國群眾文化精品先進單位”等榮譽,2022年入選全國“最受歡迎公共文化空間”;多次受到省、市表彰:被評為“2018年全省最美文化館”榮譽稱號,“飛入尋常百姓家”項目獲2022年“文藝點亮生活”湖北省文化志愿幫扶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先進典型,“三峽文化廣場月月演”項目獲“宜昌市十佳群眾文化品牌”,被市文明辦表彰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突出貢獻單位,連續多年被授予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024年被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授予宜昌市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