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館介紹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文化館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后我縣第一個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文化館作為全縣群眾文化事業的龍頭,其主要職能是繁榮群眾文藝創作,培養群眾文化人才和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1984年文化館從龍門街遷至觀音閣,征收土地29.7畝,先后建成響灘樓、金鼓樓、務相樓、晴云樓等,1994年組建比茲卡民間藝術團并掛牌成立比茲卡民俗文化村。2003年,為快速推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實施了館村分開,民俗文化村成為獨立的國有文化企業。從2006年開始,縣文化館被文化部評定為國家二級文化館。2015年縣文化館被文化部評定為國家一級文化館。縣文化館現有在職干部職工15人,其中本科學歷4人,大專學歷9人,中級職稱7人,初級職稱3人。內設清江畫院、少兒藝術部、書法美術部、群文輔導部、市場部、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和辦公室。新世紀以來,縣文化館堅持“二為”方向,貫徹“雙百”方針,充分發揮創作中心、輔導中心、活動中心職能,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社會,全面履行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社會責任,創造了一流的工作業績。2011年11月,根據國家文化部、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意見》,全面實施了免費開放服務,努力創新文化惠民的工作方式是文化館正在積極研究和探索的課題。